青草吃补:献给母亲的情人节仙都十二仙草

儿时,乡间食物匮乏,平时难得饱餐,遑论进补了。逢年节杀鸡宰鸭,用中草药炖汤,满屋子热气腾腾,混和山野特有的浓香。我们在房前屋后耍着,强咽着口水,坐回灶台添柴烧火。到起锅时,母亲将肉羹分几份,让姐和我先送给左邻右舍。平日大家也这样,等到自家上桌已无多,吃着也格外香甜。据说上辈人侨居海外,晚年回味起来,还觉得齿颊留香。三十年后的今天,年味逐渐疏淡,我再回故乡,也时常重温那一幕幕,只是母亲年迈,再也张罗不了那些菜了,虽然家里的阿姨会做,而我已极少沾染荤腥。

香醇可口的青草汤

这种年节氛围,俗称“青草吃补”。亲朋到家也会有,视为上宾待遇,是乡间最隆重的仪式。我记得有一年表舅从闽南来,母亲也做了一大桌招待,表舅将鸭胗夹我碗里,我不吃内脏,很没礼貌地夹着扔回盘里,被母亲一顿数落。闽南自然没有这种风味,表舅吃着赞不绝口,他说鸭肉在青草汁作用下变得甘甜,鸭皮软糯、肉质香滑、不油不腻,爽口补身,真是绝了!临走时,母亲就给他带了很多青草,这让我觉得这种家乡风味,真是深得民心啊!

故乡林野,遍满奇珍

此药膳名为“青草”,是草药的俗称。山区到处都有,外地却弄不到。说是青草,其实是晒干后的草药根茎枝叶。炖猪肘、猪蹄、鸡鸭鹅兔、墨鱼,花样极多。又以炖兔知名,民间称“飞禽不如鸽,走兽莫如兔”。人们深信不这样吃,简直是糟蹋“头牲”(家禽、家畜俗称),于是大家钻研各种草药,到处是此中达人。目前福州、闽东北一带,以古田人中草药应用最高,尤其在农村家喻户晓,山民多能识别上百种。我去年回乡,与好友剑春一聊,大概也认得百余种,是不是很牛?这得益于儿时的经历,长年耕作打柴,受父兄熏染自然会了,有时走在山道上,看到路边有黄芪便顺手扯走,不过种类太多了,实际应用就不一定行。

路旁不起眼的“叶下珠”

如今民生大为改善,进一顿大补已不稀罕。小城弄堂巷口,随处可见青草汤店,食客趋之若鹜,我每次回古田,剑春总要带我大啜一顿。青草汤不仅本地火,宁德、福州亦有分店,经济、实惠又补身。毗邻县城市场的“青草一条街”,堪称一处独特景观,逢年过节更加兴隆。少则数种,多则上百种,均采自田间地头深山密林。只要一说病症,摊主就会选出几样,介绍功能药性和服用方法。如果是买根茎之类,摊主还会操起柴刀,铡成碎片包好给你。

青草摊上的青草料

有个亲戚年已古稀,家境不错,每天还下乡,一问是采青草去了,他说草药是仙方,下乡采既健身,延年益寿,且获利颇丰,你看我什么毛病都没!又说这种原始食疗,包含先人智慧,如臭抱、蒲楝、牛奶仔、黄竹藤,可以驱风祛湿,行气活血;老君须、枫夹槐能治风湿痛;黄鹅蒿、半边莲,清凉解毒;肺风草、石络藤,治咳有奇效……这些草药原本无闻于世,惟独我们这般采食,足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以为老人说的是至理。古田地处东南沿海,湿气重,寒风邪气侵袭,易感冒着凉、风湿骨痛。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靠山吃山,特殊的地理气候,山林、溪涧之间,合理利用随处可得的中草药,即可驱寒除湿、滋补强壮,这不是天意吗?

许多时光远去,味道愈加绵长

最后,我还是忍不住问一句:古田青草汤很流行的,很出名的,你们吃过了吗?

一个村庄的记忆,一座小城的往事

去年今日特稿:

《绿珠:世上最美的情人》

乡味系列点击:

《鸡肉菇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

《闹元宵》

《光饼身世》

《闽茶四灵》

《世间仅有一座遍地流淌诗歌的山岭》

EXPLORE

寻隐者

一个有性格的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治好一位白癜风幸福一个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gjls/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