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医药盐肤木
闽山医药-盐肤木 盐肤木,别名五倍子树,为药食兼用木本植物。《山海经》、《博物志》、《本草拾遗》、《开宝本草》、《本草图经》、《中药大辞典》等许多古今典籍中均有其药用或入食记载。盐肤木一身是宝,其根、根皮、种子、叶、花均可入药。 1.性味、归经及主治病症: 其根入药为“盐肤子根”,性味酸、咸、凉,入脾、肾二经,有驱风、化湿、消肿、软坚等功用,可治感冒发热、咳嗽、腹泻、水肿、风湿痹痛、跌打伤肿、乳痈、癣疮、消酒毒等;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漆疮。 去掉栓皮的根皮为“盐肤树白皮”,性味咸、涩,凉,有祛风湿、散瘀血、清热解毒等功用,治咳嗽,风湿骨痛,水肿,黄疸,跌打损伤,肿毒疮疥,蛇咬伤等。 其种子性味酸、凉,有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等功用,可治痰嗽、喉痹、黄胆、盗汗、痢疾、顽癣、痈毒等。 其叶性味酸、咸、寒,有化痰止咳、收敛解毒等功用;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漆疮。 其花入药为“盐肤木花”,可治鼻疳、痈毒溃烂等。 2.药解精析 李时珍曾言:“盐肤子气寒,味酸而咸,阴中之阴也。咸能软而润,故降火化痰消毒;酸能收而涩,故生津润肺止痢。肾主五液:入肺为痰,入脾为涎,入心为汗,入肝为泪,自入为唾,其本皆水也。盐肤、五倍先走肾、肝,有救水之功。所以痰涎、盗汗、风湿、下泪、涕唾之症,皆宜用之。” 《岭南采药录》:“消肿散毒。煎水洗小儿烂头疡,能去痒;治乳痈,脚抽筋症,跌打伤肿痛,俱煎水洗之;以水浸酒,去痛,祛瘀,生新。” 《福建药物志》:“化痰定喘,调中益气。治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劳倦乏力,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扭伤。”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炎,利尿。” 3.用药经验 阮师临证时,取盐肤木祛风湿、止痹痛、消肿散毒之功,常将该药用于痹症的治疗,主要包括: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西医疾病。临证时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一者可清热祛风湿消肿痛,以改善痹症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其次又能利湿降浊促进尿酸排出。通过长期临床观察,阮师认为该药具有良好的降尿酸的功用。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无痛风发作及高尿酸血症肾损害亦可用之。常与车前子、土茯苓配伍运用,常用剂量:9-15g。注意:盐肤木性寒凉,因此主要适用于湿热蕴毒证。 4.验案举隅 患者王某,男,26岁,以“发现尿酸升高1年余,双膝及踝关节疼痛半月余”为主诉于.07.23来诊。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针刺样疼痛,就诊我科门诊查“尿酸:umol/L”,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予口服“非布司他、苯溴马隆、依托考昔”等药物降尿酸、止痛治疗后症状改善。半个月前突发双膝及踝关节疼痛,无红肿,无皮温升高,查“尿酸:umol/L”,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科门诊。辰下:双膝及踝关节疼痛,无红肿,无皮温升高,纳寐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腻,脉滑。 用药如下: 至.08.16复诊时,患者已无关节疼痛,尿酸降至.3umol/L,遂嘱其门诊随诊。 5.古代文献 关于盐肤木用法,有如下记载: 《泉州本草》:“治咳嗽出血:盐肤木根一两半至二两,合猪肉炖服。” 《闽东本草》:“治腰骨酸痛、风湿性关节炎:盐肤木鲜根一两,猪脊椎骨或脚节不拘量,酌加水、酒各半炖服。”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小儿疳积:盐肤木根皮四钱,叶下珠(连果实的全草)二钱,用猪瘦肉二两炖服,以汤同药煎服。” 《纲目》:“按《本草集议》云,盐肤子根,能软鸡骨。岑公云,有人被鸡骨鲠,项肿可畏,用此根煎醋啜至三碗,便吐出也。” (怡宁编辑,归山校对)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gjls/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抗病毒中药分类
- 下一篇文章: 你天天踩着这些中草药,却不知它功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