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不重视复查,耐药后果会很严重
在治疗任何病的过程中,最害怕的一种结果就是产生耐药性。抗病毒药物耐药是乙肝长期治疗中的一大难题,HBV(乙肝)耐药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专家指出,在拥有多个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今天,乙肝病毒耐药已成为当今乙肝治疗领域最大的挑战。 为什么会出现乙肝耐药?造成耐药的原因很多,如乙肝患病率高,病人众多,用药时间长的原因,我院专家许先柱,曾在他的病人中发现有一家三口人全部都是乙肝病毒阳性,肝功能不好,都在用核苷类似物治疗,后来检测发现,原来他们对乙肝药物产生了耐药。 这样的例子不是个别现象。据估算,我国乙肝耐药者约有8-10万;此外,滥用药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有的乙肝孕妇,为预防将来出生的孩子不得乙肝而选用核苷类似物预防;还有的病人擅自停药;而非专科的医务人员不规范用药也是造成耐药的原因。 耐药突变后果严重耐药乙肝病毒的出现将使后续治疗的药物疗效降低。耐药病毒的出现抵消了之前获得的临床益处,会发生病毒反弹,血清转氨酶升高,HBeAg血清转换率降低,肝脏病理进展,肝硬化病人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和死亡,就算是肝移植后肝炎复发率依然会增高。各大药物的耐药率统计不同的研究表明,目前已上市的几种核苷类似物中, 拉米夫定治疗5年耐药率60%-70%; 阿德福韦治疗出现耐药的时间要晚于拉米夫定,治疗5年时,HBeAg阴性初治患者基因型耐药率达29%; 替比夫定治疗2年时,初治患者发生基因型耐药率为22%(HBeAg阳性)、9%(HBeAg阴性); 恩替卡韦治疗初治患者4年时,基因型耐药率低于1%-2%。 专家建议需要强调的是,在对不同研究中不同药物的耐药发生率进行分析时,首先要清楚耐药的定义,其次要考虑目标人群、时间、耐药发生率计算方法以及检测技术,另外,定期复查也是预防耐药的有效方式之一。 叶下珠主要成分 没食子酸、甲氧基糅花酸、卵谷葘醇、丁二酸、胡萝卜苷、山茶素、阿魏酸、木脂素、檞皮素、短叶苏木酸、柯里拉京、黄酮、去氢诃子次酸、糅质、生物碱、芸香苷、糅料云实素、短叶苏木酸乙脂、短叶苏木酸甲脂、老鹳草素、短叶苏木酚酸和去氢诃子次酸三甲脂等。其中没食子酸为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叶下珠药理 1、抗肝细胞损伤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木脂素类的叶下珠素和叶下珠次素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2、抗原发性肝细胞癌从叶下珠中分离出的木脂素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有丝分裂、抗病毒等活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gjls/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天一剂,治疗肾衰竭有五方
- 下一篇文章: 郝万山讲伤寒论50讲小柴胡汤的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