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缸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水体中营养成分不平衡,光照的强弱、时长等影响都会导致藻类的滋生,“草缸的养殖就是不断和藻类斗争的过程”。藻类就像庄稼地里的野草,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影响水草的生长。爆藻是令很多玩家头疼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常见的藻类成因及预防和治理方法。

1、褐藻。又称硅藻,是草缸最常见的藻类,一般出现在新开缸7-15天左右。呈现棕色或褐色附着在石头、草叶、缸壁和底床上。褐藻一旦生长在草叶上,将会很大程度影响植物的采光效果,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褐藻出现的原因是开缸初期硝化系统不成熟,换水不规律。我们可以用刮藻刀配合废旧牙刷把玻璃上、石头上的褐藻清除。叶片褐藻比较严重的直接剪掉,并及时换一部分水。为了防止褐藻爆发可以在开缸7天左右按升水只投放黑壳虾,实验证明黑壳虾大军绝对是褐藻的克星。

褐藻

2、刚毛藻。刚毛藻主要出现在灯光直射的底床、木头、石头上或丝状水草边缘,长度1-10厘米左右经常呈簇状或毡状。这种藻比较硬挺,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种生物能对付,只能手动清除。水族歌曾经无意间发现局部喷射2%戊二醛可以有效去除刚毛藻。

刚毛藻

3、丝藻。丝藻一般出现在开缸两个月以后比较成熟的草缸中,这种藻细如发丝,长度可达几十厘米。丝藻的出现说明硝化系统已经成熟,水体稳定、水质良好,不会再出现鱼虾无缘无故死亡的现象。

丝藻主要生长在莫斯或叶形较小长势比较密集的水草中(比如珍珠草),究其原因应该是透水性不好导致养分堆积造成的。大量的丝藻可用牙刷缠绕后清除,少量的丝藻可用生物治理。秀丽白虾、玫瑰鲫、鳑鲏都能有效去除丝藻。

丝藻

4、黑毛藻。黑毛藻在养殖时间比较长的草缸中经常出现,主要长在沉木、石头、叶片边缘和器材上,非常细密柔软呈簇状。这种藻蔓延速度很快并且附着能力很强,手动去除比较困难。黑毛藻主要是由于水体硬度大,过滤能力差、长时间不换水导致磷酸盐超标造成的。黑毛藻需要用化学方法去除,戊二醛是黑毛藻的克星,2%的戊二醛局部喷射2-3次后,藻体就会变红转白慢慢消失。使用戊二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量(10-20ML/升水),戊二醛能和水中的氧气反应生成CO2,使用过量会导致生物缺氧危及生命,这也是很多草友拿来当液态二氧化碳的原因。

黑毛藻

5、鹿角藻。这种藻主要生长在沉木或叶片边缘,形状分叉像鹿的角。乍一看和黑毛藻相似,比黑毛藻略粗且长,顶端分叉。鹿角藻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偏碱性和氨氮含量超标。所以要通过调节水质和通过换水减少氨氮含量来防治。

鹿角藻

6、蓝绿藻。蓝绿藻一般出现在老缸中,像地衣一样覆盖在底床、水草上,有恶臭。这种藻最先会出现在底床与玻璃的接缝处,如果不加治理蔓延很快。主要是水质硬度偏高造成的,可以在早期用换水管吸走,另外配合罗红霉素或戊二醛来彻底根除。

蓝绿藻

7、绿水。绿水是由于绿藻过度繁殖造成的,鱼缸在灯光久照、阳光直射或有散光的环境中都会导致绿藻泛滥形成绿水,所以鱼缸最好放置在背阴避光的位置。如果发生绿水首先要避光、然后大量换水,杀菌灯能彻底消灭水中的绿藻孢子,如果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绿水

8、绒毛藻。经常出现在水草枯叶老叶边缘,细小且密集,主要是植物缺乏微量元素造成的。及修剪水草老叶残叶,添加微量元素可减少绒毛藻的出现。

绒毛藻

在多年的水草养殖过程了积累了很多与藻类斗争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日常维护做好,只有良性的环境、健康的水草才不容易滋生藻类。

我们来讲鱼缸油膜的产生及防治,喜欢的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gyzz/1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