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忽然迷上B站上一个名叫《斯里兰卡姑娘》的视频集。和李子柒有点相似,不过李子柒的视频我看得很少。而这个斯里兰卡姑娘的视频虽然不多,每一集我却都找来看了,甚至有些视频看过好几次。要说吸引我的最大原因,那就是视频中出现的植物,几乎和我身边的植物一模一样。不过,当我看到那些水沟旁山脚下的寻常野草也能变成食物时,觉得既新奇又有趣。

斯里兰卡姑娘住在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旁。一个小茅屋,屋后有水管,流水潺潺地溢满了陶盆。屋子附近应该还有椰子树,因为有一座椰子堆起的小山。

北方人大概不太清楚,在商店出售的“椰子”实际上是椰子的棕色的核,也叫作“椰仁”。在这个核外面实际上还有一层很厚的纤维质和一个绿色的硬壳。树上结出的椰子其实是绿色的,它有点呈三角形状,足球大小。而在出售前,为了节省运输占用的地方,核外的部分一般在运输前就被去掉了。核内含约一升几乎清澈的甜汁和清香的白色果肉。

那座椰子山其实就是树上结出的椰子果实晒干之后堆积而成的。需要的时候,姑娘的弟弟会去那里挑出几个椰子。他先将刀尖朝上插在地上,然后双手捧住椰子向下猛地砸向刀锋。咔嚓一声椰子被固定在刀尖上。然后他顺着裂开的口子一点一点将纤维质的表皮剥下。斯里兰卡姑娘一只手托住这剥了皮的椰子(椰仁),另一只手则用刀轻轻一砍。力道刚刚好,椰子裂开一条缝,清甜的椰子水流了出来。以陶钵接好水,然后再坐到一个特定的小凳子上。凳子的一端有个铁器,竖起来就变成一把刮刀。将椰子劈成两半,放到刮刀上咔嚓咔嚓地,就见雪白的椰肉跌落下来。

都说熟能生巧,也许这只椰子到了我们手上,只会让我们不知所措。而到了斯里兰卡姑娘姐弟手中,却好似庖丁刀下的牛,一切动作都是如此的行云流水般。有了椰肉,还有弟弟从叔叔那里取回的如半个椰子般的椰子糖,斯里兰卡姑娘准备应弟弟的要求,做一份绿色的早餐。她在傍晚取过一大片棕榈树的叶鞘,像是一个船型的容器。然后穿过小沟,走到田埂旁。

那里有一小片绿油油的小草爬在地面上,每一片草叶都是个缺角的圆。是积雪草,在我的小区里就有积雪草。广西人管这种植物叫做雷公根,他们还拿这种植物来做成雷公根凉茶。据说在斯里兰卡,这种草是长寿的意思。在印度传统草药学上,积雪草用于治疗心脏疾病、水分滞留、喉咙嘶哑、支气管炎、儿童咳嗽及皮肤问题的外用糊药。斯里兰卡姑娘在地上拔起一小把积雪草,放到棕榈叶鞘上。这是她的第一样野菜。(可参看我之前写过的积雪草)

一旁的灌木上,攀爬着几根细细的藤。叶子带着花边,是三裂状的。可惜没有看到花或是果实,不然你一定和我一样,会惊呼一声:倒地铃。这也是我家附近的常见野生植物,它们最引人注目的是气球状的果实。而且外国人应该也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不然为什么它的英文名字就是气球藤?没想到这些精致的叶片也可以吃,因为它们作为第二样野菜,和积雪草放在一起。(可参看我之前写过的铃儿响叮当)

稻田的水沟旁,莲子草长得正茂盛。它很爱生长在水边,只要有个小水坑就能发现这种植物。斯里兰卡姑娘弯下腰来,掐了好些嫩尖儿放入棕榈叶鞘上。这是第三样野菜。(可参看我之前写过的莲子草

满天星)

第四样野菜是我们这边也没有的,我想大概只有海南才有吧,它的叶片和很多豆科植物很相似,是羽毛状的。乍一看如同放大了的叶下珠,但其实咖喱树与橘子树柠檬树一样,都是属于芸香科。它有着和咖喱一样特殊的辛香气,但它并非我们众所周知的那种咖喱,那是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酱料。斯里兰卡姑娘路过一株咖喱树时,顺便从树上摘下一根长满叶片的小树枝。

最后一种野草叫做总序天冬,样子和我小区里的天门冬一般无二。它的叶片其实是叶状枝,而真正的叶片则变成茎上凸起的尖刺。天门冬的茎很柔韧,所以斯里兰卡姑娘拿出小刀,砍下几条枝。如此一来,棕榈叶鞘上的野草已经满满的,到了归去的时候了。(可参看我之前写过的天门冬)

所有的野菜洗净后,将叶片摘下,放入石臼中。弟弟将其舂烂,姐姐则熟练地在特制小凳子上刨椰子肉。白色的雪花般椰肉也放入石臼中,与野菜一起捣烂。加水后,以竹簸箕将其滤汁。糙米和姜蒜一起放入石煲中,加水煲成很烂的稀粥。斯里兰卡姑娘用椰子壳做的勺子在里面将米压烂,再放入绿色的野菜汁。煮好后放入一小块椰子糖(看起来很像红糖),然后倒入玻璃杯中。

如此,一杯养生药草粥就完成了。其实,看到最后一步,我想起曾经喝过的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无论从外形上或是制作方法上,和这杯斯里兰卡药草粥都非常相似。只是配料有少许不同:春夏湿热,客家擂茶采用嫩的艾叶、薄荷叶、天胡荽;秋日风燥,则选用金盏菊花或白菊花、金银花;冬令寒冷,可用桂皮、胡椒、肉桂子、川芎。还可按人们所需,配不同料,形成多种多样多功能的“擂茶”。如加茵陈、白芍、甘草,为“清热擂茶”;加鱼腥草、霍香、陈皮,为“防暑擂茶”。

这种朴实的饮食文化,取材于身边的寻常植物。在异国的土地上,也出现如此相似的制作方法。叫人不禁感叹这两处民间百姓的智慧之光是如此的相映生辉。

斯里兰卡药草粥

客家擂茶(图片来自网络)

小园徐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gyzz/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