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折花弄流,插花饮酒
编者言: 爱花心未已,摘放冠儿里,轻浸水晶凉,一窝云影香。---宋张镃伏日插花今日,入伏。伏日的开始,也意味着令人焦灼的“烦炎”的开始。古人为了“消烦炎”,除了上三伏香、闭门避暑等俗外,“折花弄流,衔觞对奕”均是清胜之举,也是文人消暑的方式,相衍成习。其中,而折花弄流,插花饮酒是重要的一项。伏日有三个,合称“三伏”,其制起于秦德公。贾师古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面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历忌释》称“三伏无定日。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 图:(故宫)夏卉骈芳图页 按五行相生之说,季夏以后,火气尚旺,但金气(即秋气)已生。阴阳书以为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换句话说,初伏无一定时间,大约在大暑前面的“庚日”,即阳历七月二十一日前后(今夏为阳历七月十六日)。按古人说法,伏日是金气初生的关系,但金怕火,不敢迳生,而伏藏在下,因此宋欧阳修说当天往往“惊雷破柱,郁云蒸雨,斜风酷热,非有清胜,不可以消烦炎”。为了“消烦炎”,唐代以后①除了上三伏香、闭门避暑等俗外,“折花弄流,衔觞对奕”②均是清胜之举,成为文人消暑的方式,相衍成习(详见《岁华纪丽谱》),而折花弄流,插花饮酒是重要的一项。伏日的代表花材有素馨、月桃、六月雪、白芨、姜兰等。素馨有“韵客”之称,香味浓,宋张镃每于伏日折之插瓶,其词谓:“爱花心未已,摘放冠儿里,轻浸水晶凉,一窝云影香。”广东人最喜用以挂帐中,“虽盛夏能除炎热,枕簟为之生凉”;月桃、姜兰均有浓郁野香;俗称“喷雪”的六月雪花多且白,均产我国南方,伏日插置,别有凉意;白芨,是有名的止血药、其根粘液为最佳粘着剂,花紫似兰,又名紫兰,是明代屠本畯伏日书斋的“花小友”,适合插作小品花。图:月桃、六月雪、白芨至于副材有荷花、竹子等,配材有麦门冬、百合、山矾、水木樨、锦葵、鸡冠、桐、仙人掌、水葱、茴香、香蒲、六月菊、金丝桃、龙胆、韭菜花、艾等等。配件如梳、汤饼③、麦、瓜④、伏酒、伏香、梳具、素馨球等。①《东京梦华录》:“唐时都人最重三伏,于伏日往来凤亭水榭、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新荷苞鲊,曲水流杯,生歌通夕而罢。”②见欧阳修《游大字院记》。③《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④《四民月令》:“初伏荐麦、瓜。”一窝云里香花材:姜兰、猕猴桃、兰叶花器:八角瓷瓶、木座花型:文人式心象造型释义:黑釉花器插以白花,颇有高雅明媚之感。姜兰朵大洁白,香味馥郁,一朵在室,满屋生香。配以强劲的梨藤,交舞生动。兰叶数片増强素雅气氛,又有蓬勃之姿。波光帘影花材:月桃、翠菊、珍珠草;唇膏、香水、镜、粉饼、梳子花器:玻璃瓶、织锦、木几花型:造型花释义:月桃枝旁出,花与枝相与生发,其味华滋,以之反衬翠菊,以表现翠菊零落孤寂之美。玻璃器内置以色光纸,旁添奁具,足以突出古典水光潋滟的意境。本段节选自黄永川先生《中国古典节序插花》一书,编辑自花道。内容仅限交流学习,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其他平台如需转载请说明。评论功能开通,可对本期内容进行评论交流。如需了解更多消息,请添加小编(木兰)往期精彩内容,点击链接即可查看原文: ●被忽视的花道礼仪 ●花道美学:池坊 ●花道美学:未生流笹冈 ●花道美学:未生流 ●花道美学:古流 ●花道美学:草月流 ●花道美学:龙生派●花道丨小原流●一部以插花为主题的电影,超过多幅的古典立花盛宴 ●花道的形成 ●插花会破坏自然吗? ●花道美学:插花书籍推荐 ●花道的美学 ●插花者,不易插其灵 ●老了,守一墙花开 ●日本人的花道精神:从“死狂”到“物哀”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往期更多精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gyzz/6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醉水景rdquo,最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