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9—7—04《阴阳类论》——四脉短期公三问

1、当阴阳之脉出现极度失衡,阴阳离绝而致内关阴、外格阳,必有死征。死期如何预测?雷公有所不明,故而穷追不舍,连发三问,圣帝则运用五行相胜自然至道,为爱徒作出了简明解释。《阴阳类论》,论毕。

2、作为新生代天下之师的大臣雷公,其执拗到固执的求真问学态度,酷似人文始祖黄帝。但遇重大疑惑,必然穷追不舍,必然再三发问,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得正解不罢休。这不正是人心浮躁、追名逐利、重商轻学的当下社会,所需要传承和弘扬的伟大精神吗?!

阴阳类论(图片选自网络)

SW79-L雷公曰:请问短期?

雷公问道:请问死期如何判断?

D黄帝不应。

黄帝不吭声。

L。

雷公再问。

D黄帝曰:。

黄帝说:在《大奇论》和《玉机真脏论》等篇中。

L雷公曰:请问短期?

雷公三问:请问死期如何判断?

打破砂锅问到底(图片选自网络)

D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征,皆归出春;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春阴阳皆绝,期在孟春。

黄帝说:冬三月之病,病合阳热脉象的,到春天正月,脉象出现死征,死期都在春末夏初;冬三月之病,在病理上生机已尽,草类与柳叶都枯死,冬春之交阴阳之气都闭绝,死期在正月。

D春三月之病,曰。阴阳皆绝,期在。

春三月之病,名叫阳杀。阴阳之气都闭绝,死期在深秋草干之时。

五行相胜(图片选自网络)

D夏三月之病,,不过十日;。

夏三月之病,遇到寒气,死期不过十天;若病阴阳交,死期在七月之水初清时。

D秋三月之病,,不治自己。

秋三月之病,三阳之脉同时而起,不治自愈。

D,立不能坐,坐不能起。,期在;二阴独至,期在。

阴阳之气交合的,立而不能坐下,坐而不能起立。只有三种阳气并至,死期在冰坚如石时;只有少阴脉至(真脏脉),死期在正月雨水时。

阴中无阳,阳中无阴,关阴格阳,短期之征(图片选自网络)

SW79—《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

L雷公复问:

1、《新校正》校:“按全元起本,自‘雷公’已下别为一篇,名四时病类。”

2、雷公三问,详实记载了黄帝传教之情景。对于雷公之问,一问黄帝不应,复问帝言在经,三问帝方作解;雷公穷追三问,学问之情急切,足见后文之要;三问之后帝方解惑,亦说明在帝看来,问题非常简单,只恨爱徒居然不知,师徒心态,跃然纸上。

D在经论中:指《玉机真脏论》、《大奇论》SW48-C→C诸篇,关于死期判断的论述。

D阳杀:《素问悬解》注:“春三月之病,风木发生,阳气疏泄,是曰阳杀,《阴阳应象论》‘阳杀阴藏’是也。”

D草干:《类经》注:“期在深秋草干之时,金气胜而病发于春者死矣。”

D至阴:

1、《类经》注:“脾肾皆为至阴。”

2、《素问集注》注:“六月长夏,属于至阴。”

3、“至”即“到”;至阴,即遇到寒气,此水胜火也。地理高下不同,南政北政不同,四时各有冷暖,不惟脾土湿气的四季之月,何况还有“一日逢四季”呢?

D阴阳交,期在溓水:

1、《太素》注:“若阴阳交击,期在溓水。水静也,七月,水生之时也。”

2、《素问悬解》注:“若阴阳交者,期在濂水,《评热病论》:病温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溓水,七月水初清也。”从之。溓,lian3。

D三阳俱起:

1、《类经》注:“秋时阳气渐衰,阴气渐长,虽三阳脉病俱起,而阳气不胜阴,故自已也。”

2、《太素》注:“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也。秋三月病,诊得三阳之脉同时而起,是阳向衰,少阴虽病,不疗自已。”

D阴阳交合者:

1、《素问吴注》注:“阴阳交合,谓阴阳之气交至,合而为病也。”

2、《素问直解》注:“若阴阳交合,至秋三月而病者,主阴阳不和,当立不能坐,坐不能起。”

3、《素问集注》注:“七月八月乃太阴主气,九月十月乃阳明主气,至秋令而阴阳交合者,太阴阳明之合病也。”

D三阳独至:

1、《类经》注:“三阳独至,即三阳并至,阳亢阴竭之候也。”

2、《素问悬解》注:“《著至教论》:‘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非太阳独至之谓也。”

D石水:

1、《素问悬解》注:“石水者,水冰如石也。”

2、《类经》注:“冰坚如石之时。”

D盛水:

1、《太素》注:“故至春月冰解,水盛时死之也。”

2、《类经》注:“盛水者,正月雨水之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hxcf/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