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叔叔,为什么我的花梗比她短?

因为你是男孩子。

为什么我的萼片比她少?

因为你是男孩子。

为什么我们只能排在队伍后面?

因为你们是男孩子啊。

为什么我们只能在舞台下方?

因为你们是男孩子嘛。

为什么我们还这么挤?

因为你们是男孩子呗。

我讨厌做男孩子!

……

哎呀!!她们怎么倒下来了?

因为孕育,很辛苦。

海南叶下珠,大戟科,叶下珠属。

直立灌木,高达2米。

花雌雄同株。

雄花花萼4,居枝条后方叶腋,常2-3朵簇生,下垂。

雌花花萼5-6,单生于小枝前端,直立。

萼紫红,有膜质边,呈流苏状撕裂。

无花瓣。

授粉后子房膨大,被宿存萼包裹,随重力下垂。

这不就,叶下……珠。

叶下珠属植物大多具平肝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肠炎、痢疾、肝炎、肾炎等,海南叶下珠也不例外。以下来自百度:

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岳建明等人在《美国化学会志》(J.Am.Chem.Soc.)网站发表了他们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从我国海南岛产的海南叶下珠(Phyllanthushainanensis)植物中分离出6种新化合物,效力以半抑制浓度或半抑制率IC50值进行比较,其中免疫抑制效果最佳者(PhainanoidF)是环孢菌素A(cyclosporinA简称CsA)的7至多倍。

年1月8日美国化学会主办的《化学与工程新闻》(CEN)周刊,刊登了斯蒂芬·里特尔(StephenK.Ritter)题为"ImmunosuppressantsPackPowerfulPunch(免疫抑制剂组群猛力出击)"的文章,对岳建明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岳建明等人在这篇论文中,报道了他们从海南叶下珠植物中分离得到的6种新化合物,分别将其命名为PhainanoidA(1)、PhainanoidB(2)、PhainanoidC(3)、PhainanoidD(4)、PhainanoidE(5)以及PhainanoidF(6),其结构式见图1所示。这6种高度修饰的三萜类化合物通过并入2个独特的4,5-螺环体系和5,5-螺环体系(spirocyclicsystems),构成了一种新的碳骨架结构。研究人员通过光谱数据、化学方法以及X射线晶体衍射确定了它们结构的绝对构型。

PhainanoidF免疫抑制效力胜CsA数倍

研究者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体外试验发现:它们对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表现出异常强大的免疫抑制活性,抑制活性最强的一种化合物是PhainanoidF(结构式见图2所示),它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用,用50%抑制浓度(IC50值)来表示,IC50(PhainanoidF)=2.04±0.01nM,而使用环孢菌素A(cyclosporinA简称CsA),其IC50(CsA)=14.21±0.01nM;对B淋巴细胞IC50(PhainanoidF)1.60±0.01nM,而IC50(CsA)=.87±0.01nM,上述实验结果数据分析表明PhainanoidF的活性分别约为CsA的7倍和倍(见图3所示)。另外,岳建明等人还在论文中对这6种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讨论。

我更喜欢男孩子!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癫风北京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xzjb/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