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地球知识局”

(ID:diqiuzhishiju)

作者:孙绿

校稿:猫斯图/编辑:酸奶泡

食物和水在生物生命的延续中居于核心地位,人类在选择自己居住区的时候都愿意选择土地平旷、水源丰沛的地方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

你选择生活在哪里?

但情况总有例外。再艰难的地方也多多少少会出现人和动物的踪迹。他们或是因为探险精神,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流落到了缺乏食物和水的地方,随时都要面临饥渴困局而死。幸好自然的造化是神奇的,即使在再困难的地方,也总有一些神奇的植物为他们留了一条活路。

沙漠美食仙人掌

仙人掌是一种神奇的沙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沙漠里都有分布。为了适应沙漠中的高温缺水环境,仙人掌进化出了特殊的叶片——也就是仙人掌最为标志性的尖刺。普通植物的叶片与空气的接触面大,在高温环境下很容易通过蒸腾作用快速让植物脱水,最终导致死亡。而变成了尖刺的叶片则没有这个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流失,让仙人掌在缺水的环境里也能活下去。

广东人要不要挑战一下

除了在水分损失端作出努力,在吸水的一端做出进化改善也是很重要的。仙人掌的根系覆盖面积非常大,能够在沙漠里不太多见的降雨过程中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为了节约能量,仙人掌的根系还能在土壤干燥时让细侧根死亡,并用皮层保护大根,当降水到来时再生出新根。

能找到一点是一点

能存一点是一点

保住了水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护自己。仙人掌进化出的刺就带来了另一个不错的副产物,就是让它们在大型动物的口中得以存活。

扎进舌头……

但生物界的竞争永远是在互相提升的过程中展开的。仙人掌看上去这么不好下口,也总有能够制服它的天敌,比如骆驼。

照吃不误

骆驼这种沙漠动物的神奇之处远远不止他们储存水分和能量的驼峰,它们的嘴巴也构造特殊。骆驼的口腔侧边长满了圆锥形的乳突,已经部分角质化,比仙人掌的刺更加坚硬。而且这些乳突有固定的排列方向,在对抗尖刺的同时还能理顺仙人掌尖刺的方向,让果肉入口更加顺畅。

从容淡定大快朵颐

看到骆驼吃仙人掌吃得这么愉快,住在沙漠周边的贪嘴人类已经在隔壁馋哭了。在盛产仙人掌的墨西哥,人们就做了一回吃螃蟹的人,学着骆驼对看似无法入口的仙人掌做了一回食品开发。

机遇与风险并存

墨西哥人的经验是,吃之前要选择一颗比较年轻的小仙人掌,保证肉质汁多味美,口感细腻,而且也没什么刺。用火焰配合刀具去除仙人掌上的皮,尤其是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细小芒刺之后,就可以煮食了。

他们还为仙人掌开发了一种传统酱料,酸甜可口,令人回味。

还可以榨成汁来自沙漠的素食

沙漠里找美食,其实也可以很简单。

极端环境喝什么

其实在沙漠探险的时候吃仙人掌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人在沙漠行走最容易遇到的困境是脱水,而仙人掌内含有大量细胞液,食用了以后非但不能补充水分,还要调取体内的淡水去稀释,其实和喝海水一样是挺作死的行为。

因为喝海水约等于空口吃盐

脱水的人真正应该求助的植物,应该是非洲稀树草原上的生命之树——猴面包树。

既不像猴也不像面包

但是猴子爱吃他家的面包

猴面包树最喜欢的环境,是相对干旱炎热的地区(沙漠是实在受不了)。它们的主要自然分布区年平均气温都高达20~30℃,年平均降水量在mm以下,属于特别适应于相对差的自然环境的植物。

猴面包树在非洲的分布

(其实基本上也都在非洲)

猴面包树最长的寿命可达年左右。非洲的一些部落的民众祖祖辈辈都能看到自己村口那棵老树,久而久之就把猴面包树当成自己的守护神,将之称为“生命树”。

其实它也很干渴的

欧洲殖民者解剖树干后发现,猴面包树的木质非常疏松,内部甚至是柔软质地的。这种木质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雨季疯狂地吸收水分,以便在旱季使用。体型最大的猴面包树,甚至能储存几吨水分,是一座巨型的自然水塔。

猴面包树的果实长这样

当旅行者于旱季行走在稀树草原上口干舌燥时,就能剖开猴面包树的树干,饮用储存其中的水分救命。

不仅如此,猴面包树的果实和叶片也是可以食用的。这种树的叶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可以生吃,是当地制作土法色拉的原材料。其果实同样含有大量钙和维生素C,果汁又是良好的清凉饮品,而且更销售至世界各地成为具有异国情调的食品原料。

客官来尝尝啊

猴面包树浑身充满的营养价值,在贫瘠的非洲大地上是非常稀缺的生命之源。

同样贫瘠的极端环境还有地球上的南北极地。尤其是南极,终年为冰川所覆盖,气候寒冷狂风肆虐,实在不像是能养活动植物的样子。

高级又可爱

其实主要靠吃鱼

但在南极边缘的岩石区域,与企鹅的活动区域重合的地区,生长着一些开花植物,比如南极毛草(Deschamsiaantarctica)和南极珍珠草(Colobanthusquitensis)。在南极寒冷而明亮的夏季里,它们必须拼命吸收阳光和岩石中的企鹅粪便,把根系尽可能深入岩缝中,以便在条件更艰苦的冬季活下去。

和这些高调植物同时存在的,还有南极的种苔藓,25-30种苔类,种地衣和多种藻类。为了适应南极的极端气候,这些低调的非维管植物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艰难地保持水分,自有其独特的生命活力。

北极的苔藓类

另一种绿色“面包”

END

地球知识局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xzjb/2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