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胆草,能治各种炎症性疾病
医药之妙地胆草导读 地胆草又称地胆头、苦地胆、草鞋根、坐地凉、牛托鼻,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全草。夏秋采收,去杂质,洗净晒干或鲜用。生于山谷、村边及路旁、荒地、耕地等低草丛中。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直立草本,高10-50厘米。生于草地上。茎2歧分枝,粗糙,有时全株有白色粗毛。基生叶丛生,叶片匙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2-17厘米,边缘稍有钝锯齿;茎生叶少,极小。夏秋季开花;头状花序成束,生于枝顶,有叶状总苞片3-4片;花紫红色。瘦果有棱,顶端有4~6枚长而硬的冠毛。8至9月开花,10至11月果熟。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百日咳,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疖肿,湿疹。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使用禁忌 孕妇慎服。 常用选方 1、各种炎症性疾病(菌痢、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结膜炎等):地胆草30克,叶下珠、地锦、兔耳风各15克,水煎服,每日l-2剂。亦可单味地胆草使用。 2、黄疽型肝炎、百日咳:地胆草全草60克,水煎服。 3、肺热咳嗽:地胆草、肺形草各30克,水煎服。 4、乳痛、肿毒、指疗、疮疖、湿疹、蛇伤:鲜地胆草60-克,水煎服;另用鲜地胆草适量,酒糟少许,捣烂外敷或水煎外洗。 5、急性中耳炎:鲜地胆草全草,捣汁点耳,一日3-4次。 下一篇:这种植物的根对治瘟疫有奇效! 欢迎随手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xzjb/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内常见的保肝产品
- 下一篇文章: 养生文化产业家庭庭院药用植物种苗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