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几种叶下珠叶下珠到处是,浙江叶下
叶下珠是很神奇的一类植物,他们的神奇之处已经被植物名揭示了:叶下生珠。据《中国植物志》,叶下珠属我国产33种,4变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属内草、灌,乔木都有。 叶下珠属植物主要还是分布在华南,浙江大概就五种,他们分别是草本形态的叶下珠和蜜柑草、灌木形态的青灰叶下珠和落萼叶下珠以及矮矮的浙江叶下珠。 ↑叶下珠本种 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是杭州最常见的几种野草之一,野地、田野里,道路、建筑的缝隙中,阳台的花盆里...真的到处都是。 如果是不熟悉植物的朋友,很有可能把他当成某种豆类。确实,叶下珠的茎叶排列方式太像豆科的羽状复叶了。有一回我就在植物园就见到一家人蹲在草地里“调戏”叶下珠。原来是因为不那么靠谱的爸爸自信的将叶下珠指认为“含羞草”了。 [1]ByPrenn 我本想在一旁偷听一下爸爸如何化解尴尬的气氛,但等了一会儿,他们一家好像完全没有停下的意思...我想了想还是默默走开,心想:怪不得“形色”等识花APP这么火爆,对广大父母来说真的是刚需啊。 ↑叶下珠花果 但没走几步,我也蹲下来调戏起叶下珠了。谁叫他把花、果都藏在叶子底下,只有动手才能看到了。 八月份的叶下珠还是矮矮的,植株高不过鞋子,叶片相对饱满,比较可爱。这时的叶下珠已经处于花期末尾并开始结果了。随意翻开一支,可以发现茎的下半部分是绿绿的小珠子,而前半部分都还是细小的花朵。 这是因为叶下珠是雌雄异花但同株的植物,茎的前端开雌花,末端开雄花,就导致了上述的现象。 细看,果实表面布满了鳞片,花朵则由6片花被片和一团极微小的花蕊组成,即使借助放大镜也难以看清具体。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实表面光滑,那他便是蜜柑草Phyllanthusussuriensis,虽说浙江植物志里有,但我还没见过活的。 ↑秋季果实变红 九十月份,叶下珠的果实开始变红,植株也开始放飞自我,越长越高大,显得不那么可爱了。要说可爱,叶下珠的幼苗最可爱,虽然看起来与长大后的没有一点相似之处。 ↑叶下珠幼苗 杭州的各种山上都有青灰叶下珠Phyllanthusglaucus或落萼叶下珠Phyllanthusflexuosus,他们两兄弟是约一人高的落叶灌木,枝叶稀疏。如果你常爬山,会经常见到。 两兄弟相貌极其相似,细小的差别在于果期花萼是否宿存——又是一个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特征。 ↑落萼 ↑青灰叶下珠,可以看到果实顶上有白色的花萼 顾名思义,“青灰”是指叶片的颜色了。这两位的成熟叶片确实是青灰色,还是近年来流行的“高级灰”色调。他们的新叶则有着丰富的渐变色,由红,到黄,再到绿。 “落萼”则是指落萼叶下珠果期时花萼会调落,而青灰则不会。在果期,二位的果实不会像叶下珠一样变红,始终是黄绿色的。 ↑青灰叶下珠叶片 介于草本、小灌木之间的是浙江叶下珠Phyllanthuschekiangensis,在杭州植物园百草园里有几株。长长的梗,小南瓜一样的果子的十分上镜,果期宿存的红色花萼就像女士的口红,给植物增色不少。 可惜我从来没在野外见过浙江叶下珠,对他了解也不深,没法介绍的太详细(我不会说这篇文章其实是为了他写的)。 ↑浙江叶下珠 ByPrenn[CCBY-SA3.0],fromWikimediaCommons 作者:蒋某人 图片:蒋某人(除注明外) 本作品采用(CCBY-NC-ND4.0)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转载请保留以上声明 蒋某人因为热爱,所以分享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ycjy/2134.html
- 上一篇文章: 旧药新用增医路,效案分享无保留l本草江
- 下一篇文章: 执医考点精华核心宝典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