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9日星期四多云

我发现肿瘤门诊的病人或者家属有个怪现象,新来看病的病人,不管这个病情到了那一阶段,最喜欢问老师的一句话就是:我的病要吃多久的药?或者治好我的病要多长时间?诸如这类问题。他们似乎把老师当成了救命稻草一样。王老师经常幽默地说:“大约在冬季。”当然,也有例外。患者韦某某,某医院的工作人员,因"上腹胀痛面黄1月多"医院住院治疗,经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胰头占位,考虑胰腺癌并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腹膜后多发性淋巴结增大。于-11-08行手术治疗,于-12-14复查CT提示:胰头占位,大量腹水。复查肝功能:TBIL86.32mmol/L,DBIL71.9umol/L,IBIL14.4umol/L,ALT84U/L,ASTU/L,ALPU/L,GGTu/L,CEA4.68ng/ml,CA.9U/ml,CA-.04mmol/L。患者出现腹胀明显,面色痿黄,胃纳差,进食后腹胀明显,小便黄,大便少,疲倦乏力,精神差,无力行走,需坐轮椅步,背恶寒,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诊断为:胰腺癌晚期。辨病为黄疸,辨证为寒热胶结,肝胆不利,脾阳不足,寒湿内蕴。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五苓散加减(农本方):柴胡12克,半夏10克,红参6克,桂枝12克,干姜9克,茯苓30克,猪苓12克,泽泻12克,白术10克,大腹皮20克,麻黄6克,垂盆草20克,金钱草20克,茵陈30克,半边莲30克。7剂,每天一剂,水冲服。于-12-23复诊,腹胀稍减,疲倦乏力,胃纳差,腰背恶寒,服上药后出现腹泻了5天,水便,来复诊前一天腹泻减少为2次。效不更方,继续守原方7剂。今天第三次复诊,精神好转,胃纳一般,上腹疼痛,夜间明显,背乃恶寒,舌淡苔薄白,脉细。考虑合并少阴虚寒,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农本方):柴胡12克,半夏10克,红参6克,桂枝12克,干姜9克,茯苓30克,猪苓12克,泽泻12克,白术10克,大腹皮20克,麻黄6克,淡附子12克,细辛3克,垂盆草20克,金钱草20克,炒枳实6克,高良姜6克,乌梅10克,半边莲30克。7剂,每天一剂,冲服。患者病情比初诊时有所改善,患者家属已经是迫不及待地问老师:“患者什么时候可以治好?”“什么时候可以停药?”老师回答说:“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现在只是让病情减慢了脚步,还任重而道远得很。我尽我能力治疗,做到诊断无误,治疗方法正确。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肿瘤面前,尤其是这种晚期肿瘤,因为要面临的是生死的问题,大部分人都容易失去了理智的判断能力。所以老师曾经提出"把肿瘤当成慢性病来治疗"的观点,远比肿瘤病情轻得多的高血压,糖尿病等都只能长期治疗才能控制,更何况是病情复杂得多的肿瘤疾病?让患者能够带瘤生存,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就已经达到了把肿瘤当成慢性病治疗的目的。

相对来讲老病号就淡定很多了,心态很平和,或者是他们已经对老师充满了信任感。患者卢某某,女,66岁。因"上腹部疼痛一月余"于-5-25经CT检查提示:1.肝左叶癌,胆管细胞癌?2.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Ca.5U/ml,CEA、AFP、CA正常。患者本人以及家属拒绝手术和化疗,要求中医治疗。当时症状:消瘦,面黄,疲倦乏力,胃纳差,口干口苦,小便黄,头晕眼花,耳鸣如蝉,时有咳嗽,气短,活动后尤甚,舌红苔白,脉弦。辨病为:积聚。辨证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升降失常。与软肝利胆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党参12克,炙甘草10克,生姜20克,大枣20克,黄连5克,叶下珠30克,土茯苓30克,鳖甲20克,牡蛎30克,炒枳实15克,姜黄12克,玄胡15克,田基黄30克,煅瓦楞子20克。每天一剂,一直服药。于-6-22复查CT示:肝右叶肿块较前稍增大。患者无述不适,自觉精神良好,能吃能睡,继续守方。患者陆陆续续吃了一年半中药,于-12-14复诊,述上腹隐痛,右胁灼热感,口干,大便干,精神好,纳眠可,舌红苔薄白,脉弦。守上方加丹参20克。

这样的病人有不少,心态平和,坚持服药控制病情。就是病情稳定了,还会久不久回来复诊,每年吃上一段时间的中药以巩固疗效。真正做到了"把肿瘤当成慢性病"来治疗。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
北京治白癜风做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ycjy/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