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初几天照片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21.html

  ▼温馨提示:来院的朋友,请您提前扫健康码哦!(可在家中完成)

感受中医博大精深坚定一生走中医之路——广东省名中医翁凤泉

  他是骨伤科领域的专家,擅长用中医手法治疗骨折、颈肩腰腿痛、颈椎病等,其创立的骨折闭合整复手法多次在学术界中获奖;他酷爱读书,通过学习中医骨伤、整脊方面的著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国家级及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一本;他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强调“做医生要有父母心”。他总说,医生不能挑患者,更不能躲患者、嫌患者。他就是广东省名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原副院长翁凤泉。这次,让我们走近翁凤泉,听听他的从医故事。

▲翁凤泉省名中医与徒弟刘英杰

感受中医博大精深

坚定一生走中医之路

  翁凤泉,年出生,广东兴宁人。年,翁凤泉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当时为广东中医学院),那时的他初学中医,对中医尚无深刻的认知,但一件事情却让他从此与中医结下一生不解之缘,

  他进校后不久,班里有一位同学因肝病出现疲劳、胃口差的情况,找了好多医生治疗,效果均不好。后来,翁凤泉和该同学去找邓铁涛教授帮忙诊治。当时,邓铁涛教授解释了《金匮要略》里描述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并按此证施治,开了四君子汤加上四逆散,以及鸡骨草、珍珠草。仅数剂,该同学的病便痊愈了。翁凤泉说:“这件事使我感受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博大精深,也坚定了我一生走中医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毕业后,翁医院骨科工作10年,多次进修学习,在临床骨科打下了良好基础。年,翁凤医院(现医院),年任骨伤科主任。那时的翁凤泉认真学习中医整脊学和国外整脊学,并向国医大师韦以宗教授学习整脊技术,在临床中充分发挥中医治疗脊柱病的优势,使很多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免于手术之苦,受到广大骨伤病者的好评和赞扬。

  翁凤泉本人酷爱读书,除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外,还认真学习中医骨伤、整脊方面的著作,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国家级及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一本。

▲翁凤泉获得的荣誉证书

从医40多年

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

  翁凤泉现已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40多年,有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运用中医手法治疗骨折方面有独到之处,尤其擅长疑难骨伤骨折的手法整复。

  在骨折整复中,他重视气血筋肉方面的辨证论治。他认为老人气血衰弱,筋骨枯干,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微外伤即可造成骨折,且粉碎者多见。对于老年人骨折的治疗,拔伸牵引力量不宜过大,也不必强求完全对位,以免造成更多损伤,影响气血和骨折愈合。中年人气血和平,筋骨茁壮,骨骼粗大,骨折整复时应大力拔伸以克服筋肉收缩的张力,方能使骨折端重叠及嵌入得到纠正。

  “要用中医治疗骨伤,首先要懂中医经典理论,懂得辨证论治;其次要熟悉解剖及各种骨折的类型,然后在这基础上学习各种复位方法和手法。”翁凤泉说,手法是正骨的首务,平时要练好体力、腰力、腿力和手力,还要加强实践,实现手摸心会。

▲年近古稀的翁凤泉仍然每周坚持3医院亲自为患者把脉开方

  翁凤泉强调脊柱整脊复位技巧得稳、准、轻、巧,强调中医整体观念。他说,手法的操作要稳、准、敏捷,用力均匀巧妙,动作协调连贯,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切忌粗暴。骨折断端重叠,筋肉已收缩,欲对其位,必先巧力拔伸,使断端分离,而后捺正。在4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用这种手法为数不胜数的患者解除了病痛,免除了患者手术的痛苦。

要学好“功夫”

就要做到“四个甘于”

  如今,已快步入古稀之年的翁凤泉,本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他却坚守着从医40多年的信念,仍然每周坚持3医院亲自为患者把脉开方。翁凤泉坦言:“许多人都劝我,这把年纪应该享享清福了,其实对我这个给人看了一辈子病的大夫而言,每当看到病人病情好转时,就是我的福分。”

  每次坐诊时,翁凤泉还会带教研究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医德。翁凤泉常对学生说,要学好“功夫”,就要做到“四个甘于”:一要甘于平凡;二要甘于寂寞;三要甘于辛苦;四要甘于奉献。“我们要用这‘四个甘于’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翁凤泉说。

  在行医过程中,翁凤泉也常常强调做医生要有父母心,医德和医术同样重要。他说:“我们当医生的,就应该把病人当亲人,看病不只是把脉开方、辨证论治,也要关心病人,要医德与医术相结合。”

  看诊时,即使遇到那些不常洗澡、换衣服的老年患者,翁凤泉也从来没有嫌弃过,照样会细心问诊,他的亲切让人如沐春风。他总说,医生不能挑患者,更不能躲患者、嫌患者。

▲翁凤泉省名中医与徒弟刘英杰为患者进行治疗

  医院骨伤科七区主治中医师陈伟明评价翁凤泉为最值得敬重的老师和长辈。他说:“翁老先生学识渊博,讲授中医理论深入浅出、见解独到、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跟他抄方实习,倍感亲切,关键地方总是毫无保留地给予点拨和指教。翁老先生尤其是在中医骨伤理论和临床研究上为我树立了模范榜样。”

相关链接(点击进入)

流派传承

整脊正骨,在患者眼中的“神奇”一派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编辑:黄玉妍刘森

长按识别图中   新冠肺炎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ycjy/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