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转阴的ldquo
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临床观察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无症状携带者(ASC)在我国约有1.2亿,多系母婴垂直感染。笔者采取先用益气补肾或重用苦寒抑制免疫类中药两法,激活ASC的免疫应答反应,再进行抗病毒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例,男69例,女31例。年龄18~40岁78例,40岁以上22例,其中有家族史56人。发现感染时间最长者25年,最短者1个月。全部病例血清检查结果HBsAg、HBV-DNA均为阳性,无明显自觉症状与临表床现,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即以往曾称之为“健康"携带者。患者无其他慢性疾患,能坚持长期治疗,又便于观察,治疗前4周及以后不再用其他药物,观察周期均有1年半以上。2治疗与观察方法 基本方:①益气补肾方:黄芪、白术各30g,半夏8g,升麻、砂仁、补骨脂各3g,肉桂、制附子各0.5g,共研末装胶囊(名强效肝宝1号胶囊),每粒0.3g,每次3~8粒,日服3次。②重剂苦寒化燥方:紫草、贯仲等各等量(此方名多效肝宝3号),研末装胶囊(装前均经紫外线消毒),每粒0.3g,每次3~8粒,日服3次。先从小剂量开始,如无反应,再逐步加大剂量,半月查肝功能1次,如ALT正常值2.5~5倍则可停药1周,改用抗病毒与护肝药物治疗,直至HBsAg与HBV-DNA转阴,并继续治疗巩固3~5月以防反跳。如服上2方3周后虽肝功能无异常,但患者舌象与脉象已有改变,且已有免疫应答反应之症状出现,也可停药后改用抗病毒与护肝药治疗。假如服上2方3周后,仍无免疫应答反应(肝功能无异常,又无症状且无舌象与脉象改变),则可继续稍增量服前药。待一出现免疫应答反应,则要减量或停用,反应重的要及时停药,并马上使用中西护肝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中在运用这种中药序贯疗法时,有个别病例出现ALT上升高于IU/L,胆红素也轻度异常,但这都是一过性的,大多在2周左右很快下降,4周内恢复正常。此期只要给予中西护肝方药,不用抗病毒药,患者的HBsAg与HBV-DNA也会转阴。笔者用此法治疗数千例,未出现肝细胞较大量的损害而形成重症肝炎的病例。但对于ALT高于正常值8~10倍以上的患者还应住院用中西护肝药物治疗,此法对那些慢性乙型肝炎,长期不能转阴的患者(即反应轻微的),使用的意义较大。后期的抗病毒治疗,主要选用珍珠草等组成万康饮。对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则使用右归饮加减,在治疗转阴后,要注意肝脏病变组织的康复,可用水蛭、东方蠊等。虚损明显的则以益气健牌为主,辅以养阴解毒,以丸药缓图,巩固疗效。3结果分析 疗效标准:血清HBsAg、HBV-DNA均转阴者为显效;单项转阴者为有效;无一项转阴者为无效。例经治疗后,显效69例(69%),有效22例(22%),无效9例(9%),总有效率为91%。4讨论 大量临床实践与研究表明,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即便使用α一干扰素治疗,也起效甚微。只有当患者有了一定的免疫应答反应后(有自觉症状或肝功能异常及舌象脉象异常等反应)运用中西抗病毒药物治疗,才有可能使HBsAg与HBV-DNA转阴。ASC的病机主要责之于正气不足,命门火衰,故才有免疫缺陷和免疫耐受状态,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有资料报道,对HBsAg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检测,以往常用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比较一致的结果是:多数ASC或无明显肝功能损害者对HBAg的细胞免疫反应低下,Deasaules等报告ASC患者仅16%(4/25)阳性,ASC的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阳性率仅13%,如有ALT反复升高者则阳性率可达47%。综上所述,不论对ASC和慢性乙型肝炎用何种方法治疗,重要的是要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应答。造成ASC患者不能引起足够的免疫应答格局主要是由于HBV克隆缺失,HLA的转录、表达受阻,病毒基因变异,特异性B细胞免疫抑制,使机体形成了对HBV免疫缺陷状态,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T细胞功能减低,有时ASC的T细胞数虽正常,但也不能引起足够的免疫应答。研究表明,补气药可以增加T细胞的数量与免疫活性。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补肾中药可以提高机体免疫T细胞的生成能力。免疫应答反应状态,用中医的观点来辨证,属“湿热”或“火热炽盛”证型。中医有“气有余便是火”的理论,研究表明清热解毒之苦寒药有抑制免疫的作用。所以,在内有邪毒的情况下,用补气法加补肾助命门之火的辛温药或重用苦寒药都极易使其造成“湿热”与“火热炽盛的状态。方中黄芪、白术补气,升麻、法夏升阳燥湿,砂仁、补骨脂补脾肾之阳,助命门之火,使“气盛有余”而火旺。或以重剂苦寒使其化燥,也可造成“火热”状态(即免疫激活,出现应答反应)。尤其方中主药补骨脂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所以防衰抗老的青娥丸以它为主药。加上桂附二味都具有助命门真火之功效,故全方协同具有很强的激活免疫作用。临床实践表明,用中药对ASC(或慢乙肝轻症)先进行免疫激活,然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具有提高ASC及慢乙肝转阴疗效的重要意义。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传播中医文化,感受中医力量,感谢您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ycjy/9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王者闪现与惩戒如何选择,吕布,夏侯惇最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