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秋当古诗词配上绝美照片,这个中秋
今天是中秋佳节,各界文史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 中秋佳节,赏月品诗 “对影成三人”的月光,属于李白;“天涯共此时”的月光,属于张九龄;“但愿人长久”的月光,属于苏轼……这些月光,好像都一样,却又不太一样。 《古村星迹》摄影:陆春南 《十五夜望月》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便道尽了不得与家人团聚的哀伤,虽是疑问,实为感慨。这份秋思怕是就落在每一个读诗人的心里了。 《守望》摄影:薛鹏里《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据传,辛弃疾这首词是写给自己倾慕的女子。圆月当空,怀人之情愈发浓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是辛弃疾这样坚韧如铁的男子也难免化成绕指柔。 《三龙戏珠》摄影:廖海鹏《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与亲人相聚本是喜事,却在苏轼笔下充满悲情,“明月明年何处看”,的确如此。正是因为无法预测下一次相聚是什么时候,才更要珍惜团圆的当下。 《土林岁月》摄影:袁鹏《关山月》 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战争带来的不仅有国破的巨大仇恨,还有家亡的无边痛楚。古来征战尤为思乡,料想如今戍边将士们更应如是。 《边塞冷月》摄影:谢国庆《嫦娥》 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传说中常住月上的仙子,长生不老,本该是件快活事。但独居广寒宫,不知她是否也会念及亲人。人间轮回,而她只能看着世间沧海桑田,空留余恨。 《月圆之夜》摄影:孙实《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果只看到思乡情悲未免有些狭隘,有悲有喜才应当是中秋节正解。人虽有悲欢离合,却也有来日方长。“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说的怎会只是爱情呢?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中新网 免责声明 本公众平台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若存在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zpjs/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果实篇一在秋天的果实上探索植物之神奇
- 下一篇文章: 700种中药别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