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你还好吗?夏日炎炎,不知不觉暑假也过了一半,顶着偌大的太阳,鬼使神差又走到了时珍园。也许是受到了余甘子的感召,不负我望,挂满了果子的你真美!

余甘果挂满枝头

果子颗颗圆润

提到余甘子,想必很多南方的朋友不会陌生。余甘子,又名庵摩勒、油甘子、滇橄榄、牛甘果等,我国许多省份都有,主产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看着这圆润润的果子,忍不住摘了一棵塞嘴里,初尝十分生涩,但余味却是久久回甘。这味道在心里激荡出一圈一圈的涟漪,回忆起年少时吃的那一串串冰糖余甘子。

时光正好,回味余甘,何不趁此机会,再吃一次冰糖余甘子呢?

说干咱就干!今天花生同学就给大家安利一款好吃的~可以哄家里小朋友的冰糖余甘子。

获取新鲜余甘子

1

洗净余甘子并控干水分,

可以用厨房纸巾擦干

余甘子表面的水份吸干

2

用小竹签把余甘子串起来

3

白砂糖和水2:1进行熬糖

4

糖熬至一定稠度放余甘子

串串滚糖,余甘子可以在

锅内稍停留一会,可以去掉涩味

5

(PS:新手如果不懂的判断可以用筷子蘸一点糖滴到冷水里,如果糖马上变硬变脆说明可以进行裹糖啦)

裹完糖放置10分钟糖变硬,

冰糖余甘子制作成功

6

需要注意的是,熬糖的过

程中千万不要搅拌你

的锅,不然会反砂喔。

7

参照此法也可以制作山楂冰糖葫芦、山药豆葫芦、草莓橘子冰糖葫芦等

说了那么多,可能有些北方的朋友还不知道余甘子。

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乔木,高达23m,胸径50cm;叶片纸质至革质,二列,线状长圆形,长8-20mm,宽2-6mm,顶端截平或钝园,有锐尖头或微凹,基部浅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蒴果呈核果状,圆球形,直径1-1.3cm,外果皮肉质,绿白色或淡黄白色,内果皮硬壳质。果期7-9月。

《异物志》曰:“余甘大小如弹丸,视之理如定陶瓜。初入口苦涩,咽之口中,乃更甜美足味。盐蒸之尤美。”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文选赋》曰:“余甘,实小核大,不至吴中。余辛夏始获尝其盐渍者。”

大小如弹丸

由于余甘子初尝味道有些生涩,有些朋友可能不太能接受。今人也多把余甘子用甘草和食盐腌制后食用,涩味减半,风味却更佳。抱着试试的想法,我这次泡了一罐特别的余甘子,材料用的是余甘子、冰糖、盐和柠檬。我不知道泡出来的会是怎样的,到底能不能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拭目以待。

腌制柠檬余甘子

药食同源的余甘子,请你不要小看它!余甘子中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脂减肥及降血糖的作用。“一把余甘回味甜,老人吃了变少年”,这一民谣说的正是余甘果其营养价值。

作为中药,余甘子性味甘、酸、涩,凉,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之功效。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咽痛,口干。在古代,人们早就用它治疗腹泻、感冒、气血不顺。

晾晒余甘子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也曾写余甘汤一词:“庵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凭玉兔,捣香尘。称为席上珍。号余甘,争奈苦。临上马时分付。管回味,却思量。忠言君试尝。”八月,余甘果已挂满枝头,一把余甘回味甜,敬请诸君来把果儿尝。

修身,正心,博学多闻。

本文作者:花生

本文作者:花生

图文排版:倩雯

图片来源:花生

声明









































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白癜风医院合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gyzz/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