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提示:枫林环保提醒您点击上方蓝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后来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到了唐宋年间,中秋节逐渐成为固定的节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时节,气温凉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中秋习俗,各具特点 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祭月、赏月祭月赏月是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如今,赏月成为中秋佳节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与家人朋友一道,坐而望月,享受秋天的凉爽,寄托团圆的期望。 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经常在中秋时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杯桂花蜜酒,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猜灯谜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人喜爱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不少爱情佳话。 玩花灯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孩子们中秋节很喜欢制作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将柚子南瓜或桔子的瓤掏去,刻出简单图案,内点蜡烛即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 观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 秋季养生,内外兼修 食 养秋季天气转凉,空气中普遍缺乏水气,食养应注意防燥摄阴,滋肾润肺,在饮食上,以少量椒、葱、蒜等辛散食物,配合蜂蜜、梨等柔润食品。至于老人,还可以多吃一些米粥来益胃生津。 形 养秋天气候干燥,适宜从事舒缓的运动,切忌太激烈的活动,要特别注意水分的补充。坚持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机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情绪平和秋季养生应注重培养乐观的情绪,保持内心宁静,收神敛气,为阳气潜藏作好准备。除日常生活调摄外,还要进行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 中秋佳节,赏月品诗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 今夜清光似往年。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琵琶仙?中秋》 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 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 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 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 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天,抽点时间,回家看看吧! 枫林红木--国家《红木类商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管理规范标准》起草制定单位 枫林红木(←长按复制)①枫林红木,中国私人定制大果紫檀红木家具第一品牌。 ②郑重承诺:枫林红木,不开裂、不变形,假一赔十! ③枫林红木——没有最低的价格,只有最高的品质! 免责声明枫林集团平台内容包括原创、编辑整理和转载。我们尊重原创:1、所有转载内容均标明来源,如尽力查核未能发现出处则标“转自网络”。如有疏漏欢迎原作者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2、如任何作品标明“谢绝转载”,我们尊重并不予转载;3、对于恶意及虚假举报,我们保留法律权益。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gyzz/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名老中医俞长荣经验集临证特色喜用伤
- 下一篇文章: 行走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