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知”本草

《本草》之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古代中药类的书籍多称本草,《说文》中说:“药,治病草也。”

——

叶下珠

yexiazhu

《本草纲目拾遗·草部下·真珠草》:“此草叶背有小珠,昼开夜闭,高三、四寸,生人家墙脚下,处处有之。”

叶下珠。

珠仔草、龙珠草、企枝叶下珠、油甘草、合羞草、五时合、珍珠草等。

性凉,无毒。

甘;微苦。

归肝、脾、肾经。

清热利尿,明目,消积。

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儿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

叶下珠

形态特征

叶下珠: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侧卧而后上升,通常带紫红色,具翅状纵棱。单叶互生,呈两列;几无柄;托叶小,披针形或刚毛状;叶片长椭圆形,先端斜尖或钝,基部偏斜或圆形,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下面叶缘处有1~3列粗短毛。花小,单性,雌雄同株。蒴果无柄,扁圆形,赤褐色,表面有鳞状凸起物;种子三角状卵形,淡褐色,有横纹。

→叶下珠

主要成分

含生物碱、槲皮素、紫云英苷、槲皮苷、异皮槲皮苷、芸香苷、没食子酸鞣质、蛋白质、糖类、抗坏血酸、三萜等成分,其中没食子酸为住院总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

归于本源的自然

※以上所述药材,如若使用谨遵医嘱。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科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hxcf/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