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药性备要》

ZhēnZhūCǎo

日开夜闭、十字珍珠草(《生草药性备要》),阴阳草、假油柑(《临证指南》),真珠苹(《纲目拾遗》),鲫鱼草、胡羞羞(《广州植物志》),老鸦珠(《福建民间草药》),夜合珍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落地油柑、小利柑(《陆川本草》),蓇草(《南宁市药物志》),夜合草(《江西民间草药》),山皂角(《贵州民间药物》),叶后珠(《四川中药志》),油柑草(《福建中草药》),鱼鳞草(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为大戟科植物叶下珠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

叶下珠(《植物名实图考》)

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秃净或近秃净。茎直立,分枝常呈赤色,具翅状纵棱。单叶互生,排成2列,形似复叶;叶片长椭圆形,长5~15毫米,宽2~5毫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下面灰绿色;叶柄短或近无柄;托叶小,尖三角形。花单性,雌雄同株,腋生,细小,赤褐色;无柄或具短柄;花萼6枚;花冠缺;雄花2~3朵聚生,雄蕊3,花丝基部合生,药室纵裂;雌花在叶下2列着生,子房3室。蒴果无柄,扁圆形,径约3毫米,赤褐色,表面有鳞状凸起物。种子三角状卵形,淡褐色,有横纹。花期7~8月。

生于山坡、路旁、田边。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干燥带根全草,根茎外表浅棕色,有髓;主根不发达,须根多数,浅灰棕色。茎粗约2~3毫米,老茎基部灰褐色;茎枝有纵皱,灰棕色、灰褐色或棕红色;质脆易断,断面中空。分枝有纵皱及不甚明显的膜翅状脊线。叶片薄而小,灰绿色,皱缩,易脱落。花细小,腋生于叶背之下,多已于缩。有的带有扁圆形亦褐色的果实。气微香,叶味微苦。

全草含酚性成分、三萜成分。

甘苦,凉。

①《植物名实图考》:性凉。

②《福建民间草药》:苦,寒。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苦。

《泉州本草》:入肝、肺二经。

平肝清热,利水解毒。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小儿疳积,火眼目翳,口疮头疮,无名肿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疳眼,疳积,煲肉食或煎水洗。治头上生疮仔成堆,痛痒难抵,煎水洗,研末开油搽亦可。

②《临证指南》:治小儿诸疳瘦弱,眼欲盲。为末白汤下,或蒸煮鱼肉食。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瘴气。

④《福建民间草药》:平肝,退火,明目,治蛇咬伤。

⑤《贵州民间药物》:理气消肿。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渗湿利水。治肾炎水肿,尿路感染,尿路结石。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①治红白痢疾:叶下珠鲜草一至二两。水煎,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调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传染性肝炎:鲜叶下珠一至二两。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一周。(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③治小儿疳积,夜盲:叶下珠五至七钱,鸡、猪肝酌量。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①治疗痢疾、腹泻

取新鲜全草2~3两,或干品1~2两,洗净加水毫升,煎至毫升,每天1剂,早晚分服。小儿酌减;治疗36例,治愈23例,显效12例,无效1例。有的服两次即愈。

②治疗狂犬咬伤

取全草4~6株(小儿酌减)煎服。另用全草同冷饭粒捣敷受伤之处。6例受狂犬咬伤的患者用上法处理后,均安全无恙。

《*辞典》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END-

卢医生的介绍:

卢文武,男,36岁,外科主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出生于医学世家,系第九代中医的传承人。卢医生在学习西医的同时,向祖辈、父辈学习中医,还遍寻国内中医名家,深入的研究中医,对中、西医的不同思维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均有深入的研究。卢医生认为中医,西医都是为人类解决病痛的治疗手段,疗效才是第一位的,在临床中,他深感在手术治疗方面,西医有其独特优势,而在治疗亚健康及疑难杂症方面,中医却是独树一帜,效如桴鼓,只有将中医,西医融会贯通,才是造福于人类的最好的医疗大道。卢医生在治疗肝炎,肝硬化及各种肿瘤方面,疗效独特,对妇科、男科及发热方面,疗效特佳。卢医生是国内少见的集中医、西医于一身的大成者。

这个是卢医生的个人







































北京市中科医院
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hxcf/2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