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中药名。属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又名喉甘子,庵罗果,牛甘果等。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

性味:甘、酸、涩,凉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

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余甘子为一种常用藏药,与诃子,毛诃子三者在藏药中常被称为“三大果”使用频率很高,余甘子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缺乏症。在藏药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压病等。近年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药用价值

润肺化痰,生津止渴,降低血压,增进食欲,可治喉炎和乙肝炎,常吃牛甘,有医疗和保健功效,在民间应用广泛。   能明显治疗和预防胃癌,对乙肝、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均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咽喉不适、烟酒过度、胆道蛔虫绞痛等等,更是立竿见影。此外,余甘果的根、茎、叶均可入药,用余甘果叶作药枕,民间早已广为流传。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余甘子“九胺轻身,延年长生”。轻身即为减肥,延年长生则为抗衰老,而且余甘子可以久服,无任何副作用。

中医学认为,余甘果味甘苦、性凉,具有清肺刺咽、补益肝肾、化瘟止噘、生津解毒的功教,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喉痹、肺热或感冒风热、咳嗽咽干、烦热。

余甘子补益强气、黑发,主治风虚热气、气喘咳嗽、久服轻身、延年益寿。具有降压减肥、延缓衰老、清火润喉、解金石毒、乌发美容等35种治疗功效,是被卫生部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健康水果。余甘果盛含人体所须的18种氨基酸、16种微量元素、丰富的维生素C和SOD、有机硒,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0.6-1.56%,比“维生素C之王”猕猴桃还要高5倍,是苹果倍,柑桔25-50倍,且所含的维生素C相当稳定,经高温和久晒后还保存80%-98%,农药检测为零,是目前水果类中不含农药成份最佳果品之一。

1.《唐本草》:“主风虚热气。”

2.《本草拾遗》:“主补益,强气力。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

3.《海药本草》:“主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

3-9g,多入丸散服。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研究中心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hxcf/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