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初食觉酸涩转而有余甘这种果真能解河
皮肤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220511/10805298.html 小时候在北方也可以吃到这种水果,不过是以果脯形式展现在我的眼前。 学校里经常有卖零食的老奶奶,余甘是众多零食的一种,一般一毛钱一小袋,一袋里面有三五个小果。撕开小袋,拿一颗丢进嘴里,酸酸甜甜的,啃到核的部位,会有一些果肉粘在上面。那种子有黄豆粒大小,并不是规则的圆形。出于好奇,咬碎或者砸开种子,里面的种仁一瓣一瓣,像是黑丑白丑的种子,不过要小许多,吃起来也有甜味。 新鲜的余甘子至今尚未品尝过,倒是吃过橄榄,感觉二者在口感上有相似之处。 余甘子又名余甘树、油甘子、庵摩勒、橄榄、滇橄榄、园酸角、油柑、望果、牛甘子、久如拉(藏语)、麻项邦(傣语)等名,是大戟科叶下珠属木本植物。可高达23米,胸径50厘米;树皮浅褐色;枝条具纵细条纹,被黄褐色短柔毛。叶片纸质至革质,线状长圆形,长8-20毫米,宽2-6毫米,顶端截平或钝圆,有锐尖头或微凹,基部浅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干后带红色或淡褐色,它的叶子与合欢树很像。多朵雄花和1朵雌花或全为雄花组成腋生的聚伞花序,萼片膜质,黄色,长倒卵形或匙形。蒴果呈核果状,圆球形,直径1-1.3厘米,外果皮肉质,绿白色或淡黄白色,内果皮硬壳质;种子略带红色,花期4-6月,果期7-9月。 我们通常在喝茶的时候会讲,回味有余甘,说的是茶先苦后甜。余甘子亦是如此,吃起来会有酸涩的味道,但过一会儿口中就有甘甜而出,这也是其名来源。余甘子果实富含丰富的丙种维生素,供食用,可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治咳嗽、喉痛。网络上有传余甘子可“治河豚鱼中毒:滇橄榄生吃吞汁,并可治鱼骨梗喉。”不是说河豚毒全世界无解药吗?这到底是真是假? 《本草纲目》记载:余甘子“补益壮气、解金石毒、主风虚热气、久服轻身、延年长生。”可见其有解毒功效,但并不意味着它能解河豚之毒。若余甘子真能解河豚毒,至少学术界会有大量试验结论,但显然查找不到。可见这种说法并不是确切的。 即便余甘子不能解河豚毒,其润肺化痰功能却是显而易见的,制成蜜饯作为零食,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参考资料:中国植物志第44(1)卷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exiazhua.com/yxzycjy/106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时候常吃的9种野果子,现在还不认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